5月17-19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肇庆学院举行。经过评审,我校以团体总分第二的好成绩捧得大赛“优胜杯”,居省属高校第一!计算机学院项目斩获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其中《多源异质大数据联合分析》项目获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赛道特等奖,该项目是学院继2023年《小目标快速准确可迁移智能检测算法》项目突破学校历史,首次获“大挑”国赛论文类一等奖后,学院再次在“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赛道斩获佳绩;《跨过蒋氏烟火,窥见百年生息》项目获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三等奖。

自备赛以来,学校领导和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关心指导计算机学院项目,学院从上到下也全员动员,积极发挥竞赛育人作用,给予团队全方位支持,多措并举提升选手能力和作品竞争力。备赛过程中,学院党委书记杨文新、院长李小平等院领导班子均全程深度参与备赛过程,密切关注师生备赛情况,多次与参赛团队深入交流,提出针对性建议;学院全面为参赛团队提供支持和保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项目材料、展示答辩等环节进行反复优化;项目指导老师全程跟进、细致把脉,为团队提供持续性的技术与思路指导。在全方位有力的保障和指导下,团队成员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作品竞争力,以过硬的项目质量和饱满的精神风貌斩获佳绩,充分展现了IT学子勇攀高峰、奋发向上的青春风采。

《多源异质大数据联合分析》项目介绍:
团队指导老师:张逸群、姬玉柱、骆文君
团队成员:张云帆、陈欣禧、谭泽熙、甘国基、龙志全、高逸菲、蔡升宏、陈俊仰、郭 睿、韦文俊
项目简介:近年来,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充分开发数据资源,推进智能联合分析决策已成为迫切需求。然而,数据来源广泛且类型多样,这种多源异质特性给大数据联合分析带来了三大挑战性难题,一是宏观层面大数据分布完整性差,二是基层节点上,异质数据指标对齐程度弱,三是非平衡分布簇检测准度低。针对以上问题,本团队创新提出了异质联邦聚类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联邦协同分析架构,全局知识嗅探精度达到89.67%;研发的异质数据综合测度方法,知识融合精度达到82.96%;提出的非平衡分布簇检测策略,微簇知识探测率高达90.05%。与现有先进算法相比,各项指标均显著提升。
《跨过蒋氏烟火,窥见百年生息》项目介绍:
团队指导老师:柯婷、骆文君
团队成员:吴恺盈、黎钊、邬俊杰、陈智帆、黄菁、郑东楷、李佳鸿、黄弈霖、黄海莹、罗锴佳
项目简介:由于肇庆市高新区的工业园区发展将辐射覆盖大旺社区,人流量增加,同时蒋家村具有生态良好,历史底蕴深厚的差异化特点,蒋家村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为凸显古村文化内涵,打造最有生机活力的古村,本项目以“点亮人间烟火,绵延传承活力”为设计总体理念,抓住烟火味的古巷与节日,延续生息力的祠堂与文化。基于该设计理念,本项目打造全新的“古今对话+新旧融合+古旅体验”二维三项一体化的古村发展模式,同时延伸提出“读书文化一条龙+数字化乡村服务+特色乡村体验”的运营模式,多样化感受蒋家村的魅力。整套方案致力于吸引疲惫忙碌的青年人来到这个带有烟火的地方体验乡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