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教育 >> 工程认证

1. 什么是工程教育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的,针对高等教育中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

2. 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是什么?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1)学生中心——Student Centering, SC

2)成果导向(或称:基于产出,目标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

3)持续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学生中心(SC)是宗旨,成果导向(OBE)是要求,持续改进(CQI)是机制。

3. “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是什么?

1)是否将学生作为专业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例如:专业方向和课程的设置是考虑学生发展需求,还是有什么就提供什么?

2)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 例如:课外创新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参与面,少数学生参与及成果不是专业认证的关注点。

3)是否关注了在校期间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4)是否建立了可行的机制保障学生发展?例如:有要求吗?谁来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了有无成效?成效用什么来说明?

5)教师是否明确“学生中心”的理念在教学和培养中如何体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管理都必须贯穿以学生为中心。

4. 如何理解“以成果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

1)工程教育认证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或提升“教育产出”即成果(学生学到什么),也即OBE,而非“教育输入”(教师教了什么)。

2)什么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就是面向全体合格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集中体现了学校和专业究竟能使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时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并且这些“期望”、“承诺”的素质和能力确实成为了学生毕业时和毕业后一段时间表现的现实,这是认证的出发点和考核点。“华盛顿协议”所承认的,就是经过工程专业训练的学生具备了怎样的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即“教育成果”。

5. 为什么强调“成果导向”很重要?

1)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既是专业认证的关键成果,更是学校、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和指南——明确“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2)一方面,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要符合认证标准,另一方面,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建立的课程体系,以及直接面向教学实践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也要切实保证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实现——明确“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3)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都集中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符合认证标准及其理念要求——“成果导向”首先要检验培养方案这个关键文件。

6. “成果导向”关注什么?

1)有没有将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分解到每门课程和相应教学环节中?从另一角度:必修课程设置中有没有与毕业要求无关联的课程?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怎样具体服务于毕业要求的达成?教师除了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外,如何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如何评价和判断“学生学得怎么样”?例如:如何进行课堂表现、作业及其他课外要求、考试的检查、记录、分析、反馈?

3)专业是怎样要求和把握教师对此的实际理解和实施的?

4)通过哪些途径来判别教学达到了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

5)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基于学习成果的有效性评价?

7. 如何理解“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本身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认证标准并不要求专业目前必须达到一种较高的水平,但要求专业必须(1)对自身在标准要求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明确的认识和信息获取的途径;(2)有明确可行的改进机制和措施;(3)能跟踪改进之后的效果;(4)并收集信息用于下一步的继续改进。

8. “持续改进”关注什么?

1)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如何体现?

2)是不是周期性的进行评价?

3)谁评价?评价有无反馈?谁反馈? 反馈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4)对毕业生有没有制度性的跟踪和反馈?

5)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习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保障等等,是怎样根据质量跟踪和反馈予以调整的?

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体现在什么地方?

2013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预备成员,2016年年初接受了转正考察。20166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

《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师执业资格,促进工程师跨国执业。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科毕业生和工程师职业能力公认的权威要求。

加入《华盛顿协议》,意味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和认证结果将得到《华盛顿协议》签约国家和地区的认可、采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以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这将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加入该协议,将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华盛顿协议》的标准实质等效,推动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对尽快提升我国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工程师能力水平,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提升我国工程制造业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学历被“华盛顿协议”成员国互认,拿到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入场券”。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由什么机构组织实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统一组织下,由各专业类委员会实施。

12. 认证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审查申请资格、审阅自评报告、组织和派遣视察小组、审阅视察报告、做出认证结论、颁发证书。

13. 认证工作的程序包括哪些阶段?

认证工作的程序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申请与审核。认证委员会在规定时间内对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做出受理或拒绝受理的决定。

2)自评与审核。申请认证的学校按照认证文件组织自评并撰写和提交自评报告。认证委员会对受理申请的高等学校所递交的自评报告进行审阅,经对自评报告的初审、复审后,做出通过审阅或不通过审阅的决定。

3)进校考查。认证委员会对通过审阅的学校,依照制定的认证工作计划和日程安排,派遣考查小组,评价考查,最后做出认证结论。

14. 申请全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条件是什么?

1)申请单位须是教育部批准并通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认证的高等学校,所申请认证的专业必须经教育部批准或在教育部备案。

2)申请学校从申请日起往前推算必须有连续五届或以上的申请专业本科毕业生。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七大一级指标)是什么?

专业认证标准由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本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组成,共7项标准。包括:

1)学生(2)培养目标(3)毕业要求(4)持续改进(5)课程体系(6)师资队伍(7)支持条件

16. 认证体系中“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一回事吗?

不是的。毕业要求是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成的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毕业要求的达成支撑了培养目标的达成。(详见学院主页本科教育各专业培养方案)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要求通用标准是什么?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12项基本要求,如下所示: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8. 什么是“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英文为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指的是复杂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复杂工程的问题。“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

2)涉及多方面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

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

6)问题相关各方的利益不完全一致;

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9. 课程体系有哪些要求?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8%)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累计时间安排应不少于8周。课程设计除了训练计算机绘图的技能以外,也要训练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20. 专业认证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哪些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1 选题

选题原则按照通用标准执行的前提下,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需结合工程,体现综合性、先进性,难度和工作量适中,一人一题。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专业方向一致,选题应以突出工程综合训练的设计类课题为主。

毕业论文应该结合工程项目并以解决工程问题为导向,不宜安排学术型的科研题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

2 指导

毕业设计:在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的原则下,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应配备足够的指导队伍,每位教师同年度实际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教师应安排适当的概念训练,如分析计算结果、结构方案比较、人工计算部分结构等。

毕业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技术调查、实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正文写作、结题答辩和专业文献翻译等内容。

3 保障机制

学校制定了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毕业设计(论文)约占总学分8%,累计时间不少于13周。

21. 师资队伍有哪些要求?

1)专业背景

从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教学(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中,至少有一个为申请专项相关类别专业。从事课程主讲教学工作的教师一般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从事专业课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有明确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相应的科研成果。

2)工程背景

从事专业课(含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专任课教师应具有相应的工程背景、工程经验,或企业工作经历。

22. 支持条件应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1)专业资料

专业图书应达到20000册以上,并且每年订购一定数量的新图书;本专业纸质和电子的中文期刊50种以上,外文期刊30种以上;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高。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现行工程建设法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有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所必需的正版专业软件。

2)实验条件

具备大学物理、计算机专业课程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完好,场地面积和设备台套数满足实验教学的分组要求,操作型实验分组满足人人动手的要求,实验标准符合现行工程规范要求。

多媒体、语音教室等满足课程教学需要;有用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的固定教室。

3)实践基地

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所能提供的实习内容覆盖面广,能满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要求。


附件 《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持续改进制度文件


附件【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持续改进制度文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