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与产学研深度融合,4月17日至18日,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杨文新、副院长刘冬宁、王卓薇等一行赴河源市东源县开展调研工作,走访当地企业、校友会及村镇,共谋校企合作新路径,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访企拓岗促就业,校企协同育人才
4月17日下午,杨文新一行走进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及用人需求。杨文新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学院的发展概况、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成果及发展规划。他强调,学院将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优化学科布局,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公司副总经理邓涛表示,随着智能终端设备市场的快速扩张,企业亟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双方还就实习基地建设、定向人才培养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随后,调研组走访了河源校友会,与校友代表亲切座谈。校友会负责人介绍了河源校友会成立背景、会员规模及近年来在服务地方经济、凝聚校友力量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杨文新表示,校友是学院发展的重要资源,期待以校友会为纽带,深化产学研合作,为东源县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广工智慧”。


科技赋能乡村,赓续红色血脉
4月18日,调研组前往仙塘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仙塘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省乡村振兴驻仙塘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汤猛详细介绍了该村人口结构、产业现状及驻镇帮扶工作进展,重点提及乡村数字化建设中的技术需求。杨文新对仙塘村的发展成果表示肯定,并指出计算机学院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优势,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以“计算机所能”服务“东源所需”。会上,计算机学院向仙塘村捐赠一套音响设备,用于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文化服务能力,并慰问村内困难老党员,传递党组织关怀。随后,调研组实地考察了红鳌鳌虾示范养殖场,了解特色水产养殖的产业模式及技术痛点。



调研组还前往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阮啸仙故居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先烈事迹,赓续红色血脉,见证乡村振兴。在阮啸仙故居,通过参观阮啸仙参加革命活动相关史料和早期生活使用的物品,回顾革命岁月和奋斗历史,大家进一步认识到,阮啸仙作为中国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始终做到“为革命节省每一个铜板”“让每一个银元用在刀刃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境界。在闻啸仙学堂,通过了解阮啸仙的成长经历和革命事迹,深刻领悟阮啸仙的审计精神和反腐倡廉思想,进一步夯实党员党规党纪思想堡垒,提高党员弘扬廉洁文化自觉性,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次调研为计算机学院服务东源县“百千万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围绕“人工智能+乡村振兴”主线,以校企合作、校地共建为抓手,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赋能特色产业升级,同时拓宽学生实践育人平台,为地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工力量”。

(文/图:骆文君、王文兵 审核:胡静 审定:杨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