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工计算机学院有这样一个宝藏兄弟团,正如他们的群名“一根藤上七个挂”,“七个葫芦娃”齐心协力,全群7人保研成功!开挂的人生,就是棒!
真正同频的人终将走到一起。袁盛海、陈纪佳、詹培林、王伟杭、朱晋壕和杨德荣6位同学成绩优异,且在大一分流时都不约而同选择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伏羲班与彼此结缘。方铭与王伟杭则是数学建模大赛的队友,多次一起参加比赛结下深厚友谊。
7个人因为共同的保研目标走到一起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建了一个名为“一根藤上七个挂”的群名,寓意兄弟齐心、一起开挂。在准备保研期间,七个娃携手并进、互相鼓励一起参加比赛、共享院校信息,在焦虑、迷茫时互相安慰,最终实现全员成功保研。
用时间和汗水丈量保研路
杨德荣坦言,自己刚入学时就有争取保研的想法。三年来,他始终坚定初心与目标,一直认真学习、积极参加比赛,用时间和汗水丈量脚下的保研路,最终,三年的沉淀厚积薄发,成功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
方铭在大二时决定争取保研资格,同时也产生了创办工作室的想法。除了尝试创办工作室外,他开始和同学一起组队参加比赛。在这些尝试的过程中、在多次比赛的磨砺下,方铭积累了很多经验,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后期申请保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成功路上,除自己外,最重要的唯团队协作不可。对于自己成功上岸,杨德荣坦言,除了三年来坚持不懈的自己,最感谢的就是身边这群朋友的帮助与鼓励。与杨德荣一样,提及朋友们提供的帮助时,方铭也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在等待目标院校候补名单出来的那段时间我的心态很不好,心里很焦虑,是他们一直安慰我说一定能候补上,让我不要太担心。很感谢他们的陪伴,让我坚持了下来。”
而朱晋壕为ACM集训队的成员。“集训队里有一种非常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遇到困难时大家会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教练也对我们很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在集训队里,我成长了很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他分享道。
以赛促学,助推“上岸”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袁盛海、陈纪佳、詹培林、王伟杭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小目标快速准确可迁移智能检测算法》荣获全国一等奖。这份殊荣,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但更离不开学院的培养,一次次打磨、一次次组会,是学院与学子共同奋斗、剑指尖端的见证。在学校培养模式下的以赛促学,是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之一。
图|袁盛海、陈纪佳同学与李小平院长等学院领导老师合照
朱晋壕认为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例如,学院有非常多的工作室、科研团队和集训队,与团队一起参加比赛,对同学个人能力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朱晋壕还提到,无论是在学习知识还者是心理疏导方面,学院领导老师都给予他们非常大的帮助,亦师亦友。
对于王伟杭而言,学院领导老师就像是定心丸一样的存在。当时站在保研与否的十字路口上的王伟杭,怀着些许犹豫和纠结,是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冬宁坚定地支持他去尝试保研。本科四年来,王伟杭经常会找刘院长交流分析遇到的难题。此外,辅导员柯婷老师也为他提供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都在他做出重要选择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王伟杭大一时就加入了QG实验室,在实验室学习、掌握了很多技能,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也会热心地和他分享保研的经验,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
詹培林是数智实验室的成员。“学院的比赛氛围很浓厚,师兄师姐很热心地带领我去参加比赛,也给了我很多关于择校和选择导师的建议,我的思想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成长。”詹同学分享到。他认为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和不同年级的同学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差。
薪火相传,接续奋进
传帮带的氛围在计算机学院体现得淋漓尽致。初入大学,许多大一新生会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陈纪佳建议同学们多多和不同方向、不同道路的师兄师姐交流,“可以了解一下师兄师姐做出这些选择的心路历程,便于自己做出决定。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他分享道。他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鉴,告诫同学们走出自己的圈子,认识优秀同学的同时打破信息差。他坦言,由于大二的学习成绩不够优秀,自己只好在大三时奋起直追,付出加倍的努力,认真学习提高成绩的同时参加了大量比赛,经历了较为艰难的过程才获得了保研资格。因此,他对没有早点认识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到有些遗憾。“如果能早点认识这群朋友,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我想我会自信、轻松很多。”他说。
与之相同,袁盛海也强调要多和师兄师姐交流,拓宽自己的眼界。此外,提及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袁盛海认为首先要做到态度端正,认真吸收课堂内容之余,可以再自行观看慕课进行学习,不必局限于课堂。再者,他告诫师弟师妹们,遇到困难一定要能坚持下去,这也是他们七个人共有的闪光点。关于择校,袁盛海提到这是一个同时需要实力、运气与胆量的跌宕起伏的过程:“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并不比别人差,有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一路走来,7位同学互相见证了彼此成功时的喜悦和受挫时的沮丧。在团队协作中获得的进步,与朋友交流谈心带来的安慰,在学院平台里展示自我得到的成长,都是他们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图|七位同学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刘冬宁合照
梦想使之相聚,友谊使之陪伴。他们是熟悉彼此的“家人”,是共同奋斗的“比赛搭子”,早以成为对方热烈青春里不可或缺的存在。未来可期,辉煌再续!祝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