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计算机学院教授工作系列报告会在学院如期举行,围绕着“总结研讨、集聚优势、共襄发展”的主题,十多位教授及其团队做了精彩的专题演讲,受到了与会全院教职工的欢迎与好评。
报告会以学科发展定位与前景,研究方向凝练及成果,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与资源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当前学院所关注的青年教师个人成长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需要,为教授及其团队工作提供了一个总结交流的机会,为年青教师搭建学习促进的平台。
学院学科重点研究方向团队首先做了报告。高性能计算、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信息对抗与信息系统安全、芯片设计与嵌入式系统、智能媒体信息处理等方向团队的负责人一一与老师们介绍互动。各个研究方向扎“根”于学科与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开枝散叶,凝练起自身的特色优势,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由郝志峰副校长挂帅的服务计算团队聚焦于超算、海量信息处理与数据挖崛领域,顺应了超算与大数据发展之势,并通过广东超算联盟的运作,为未来广东超算产业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持。由程良伦院长负责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团队融合现代网络、精准控制与信息物理等前沿技术领域,合力攻关一批重大的国家级项目及产业合作项目,大规模服务应用于产业升级,其省级工程研发中心的落户建设与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成果的应用推广,为未来冲击国家级工程中心与奖励奠定了基础。
此外,信息对抗与信息系统安全团队的研究成果与产品成为同行翘楚,在国家某部级属下单位列装,受到上级领导的褒扬;芯片设计与嵌入式系统团队强势的科研业绩(占学院科研经费的四分之一强)与成熟的产学研运作模式,体现了高效的资源利用率与强大的团队战斗力。
其他教授及其团队的报告也不乏精彩与亮点。如刘富春教授在离散系统控制、算法分析与设计中的理论建树令人深刻,近3年两项国家基金项目结题或在研,多篇论文被SCI二区期刊收录。还有李卫华教授团队所研制出具有领先水平的多个可拓策略生成软件,在2013年首届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上演示获国内外有关学者好评,为“实现可拓学的世界化和TRIZ的中国化”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发挥积极的作用。
报告会上,程良伦院长还介绍了日前上报学校的学院“四重”建设规划,为学院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平台、基点项目建设进一步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展现在教职工面前的是一个充满希望、活力与挑战的未来。在通过未来的征程上,只有强者才能发展,只有团队才能不败。本次教授工作报告会,既是一次对过去的总结,更是面向更美好未来的一个开端。通过教授的引领与团队的合力,依托学科的优势与产业的合作,一定可以创造更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