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诊断田间的各种疾病;一次实践,推动智慧农业的再一次更新。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掌上农诊”实践队带着高科技“法宝”来到乡村,从病虫害监测到智能种植,科技达人们用智慧点亮农业新希望,成为了大坝镇田间地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如何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业?让我们走进这段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初识
在揭阳普宁市的西北部有一个镇叫做大坝镇,镇名“大坝”源于当地地势和水利设施的建设。过去这里有许多大坝和水渠,用于农田灌溉和防洪。随着历史的变迁,大坝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和商业中心。你知道吗?大坝镇是普宁的农业宝地,“大坝菜”的名片闪闪发光。这里的水稻田像铺展开来的绿毯,本地产的“红脚芥蓝”,一斤可以卖到二十块钱。这里,不仅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更是三下乡活动的绝佳地点。让我们一起探寻大坝镇的农业秘密,感受这片沃土的无限魅力吧!
调研
实践队来到普宁大坝镇,深入探访,了解当地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实践队带来了一款“秘密武器”“掌上农诊”——智慧农业APP。这款APP专为帮助农民识别病虫害,并推荐相应防治技术,提高作物健康和产量。通过与农户的交流,实践队了解到老百姓对智慧农业APP的接受度都较低。最大的原因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而且对于学习、使用APP的意愿不高。实践队得到这样的调研结果后会气馁吗?绝对不会!接下来请看实践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交流与科普
实践队与大坝镇年轻干部进行了一场项目见面会。实践队介绍了AI赋能农业的创新应用,一起探讨了智慧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广阔前景。大坝镇党委委员官颖颖肯定了实践队项目并激励大家勇敢尝试;农学专业出身的郑江东主任更是指出病虫害识别可以从多方面考虑,不仅仅依靠外观,还可以结合土壤元素、生长环境等因素来进行多维度判断,这将大大提高病虫害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双方一致认为随着未来劳动力结构的更新,青年劳动力比例将逐渐增加,智慧农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此次座谈会为大坝镇的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受启发,他们将带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带着“掌上农诊”APP,走向挖掘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道路。
鉴于当地存在种植户年纪比较大,先进技术推广难的问题。实践队决定在大坝镇进行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介绍国家人工智能政策与发展现状。队员向农户们展示了APP的智能回答与农友圈功能,让农户们亲身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助力先进农技知识的传播。
探讨与学习
为了更深入探讨APP的实用性、创新性、准确性,实践队先后前往好鲜原农产品有限公司,省农科院揭阳分院、揭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地学习调研。
在好鲜原公司,这里的农业现代化让人眼前一亮!公司广泛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和病虫害监测。更令人称奇的是基地还应用了智能喷灌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实践队与公司陈经理探讨了智慧农业在病虫害识别的应用情况及投入与产出的问题。陈经理表示智慧农业应用于散户与小企业成本太高,但对于大公司和政府项目其前景十分可期。
接着实践队来到揭阳市农科所,参观实验基地。农科所栾鑫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了最新的培育品种、常见的病虫害种类以及目前使用的病虫害预警系统。这让队员们第一次体会农业科研的艰辛,收获良多,大开眼界。实践队成员与农科所的罗所长和栾主任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他们认为“掌上农诊”APP是非常棒的创意,但也强调识别的准确性非常关键。两位老师表示非常支持进行学科交叉,广泛开展AI赋能农业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
走在林荫大道上,汗水浸透的衣裳,不能阻挡这群年轻的脚步。随着“百千万工程”在南粤大地开花,“掌上农诊”实践队收获了满满的知识,深刻体会到智慧农业和AI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巨大潜力。本次实践为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青年的激情,增强了农户对科技的信心。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努力,推动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做名副其实的“农田医生”,助力打通农技科普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把更多科技带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朋友们轻松种植,丰收满满!
(图文:袁雪 柯婷;审核:胡静)